捷睿財務列舉以下幾個錯誤做賬的方式,大家可以看看:
未用材料,不作退庫
有些企業為了調節本期損益,對車間領用原材料采用以領代耗的辦法,將投入產品生產的材料全部計入產品成本,期末有剩余材料,不管下期是否需用,均不作退庫處理。如某企業基本生產車間10月份多領用原材料20多萬元,期末車間未辦理材料退回和“假退料”手續,財會部門也未作扣減材料費用的賬務處理。由此,該企業造成多計費用少計利潤的結果。
改變分配方法,調節當年盈虧
企業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目標在產品費用和本月發出的生產費用,應在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,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本企業的分配方法,但有的企業為了調節本期盈虧,往往改變已經選用的分配方法,并且在會計當期不作披露。
虛估約當產量,調整本期損益
有些企業利用約當產量估算的特點,采用多計(少計)在產品數量的手法,虛增(或虛減)利潤,來調節當年損益。
期間費用計入生產成本,或生產成本計入期間費用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利潤,將發生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;或采用將應計入生產成本的費用計入期間費用。
已銷產品不結轉成本
有些企業對已銷產品不作成本結轉,只記收入不記成本;或者相反,對未銷售產品視為銷售、多轉成本。例如某企業2017年5月銷售產品1萬件,成本80萬元,銷售收入100萬元,該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,只記收入100萬元,不轉成本80萬元,由此造成虛增利潤80萬元。
隨意改變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方法
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,企業在某一個會計年度內,一般只能確定一種計價方法。方法一經確定,不能隨意變更。如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,必須在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。有些企業出于調節當年損益的需要,在年度中間隨意改變既定的計價方法。
隨意調節成本差異率
有些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,在結轉產品成本差異時,通過調高或壓低成本差異率的方式,多計算或少計算結轉的產品成本差異,以達到虛減或虛增利潤的目的。例如某企業為了壓低利潤,有意提高產品成本差異率,多轉產品銷售成本,以達到虛減利潤的目的。
不按比例結轉成本
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,企業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銷售產品,按合同約定日期確認銷售收入,在每期實現銷售的同時,應按產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,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。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損益,在分期收款銷售的產品實現收入時,人為地確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比率,多轉或少轉銷售成本,以虛增或虛減利潤。
看了以上幾個錯誤做賬的方式是不是對您有所啟發呢!您只需要撥打捷睿財務業務咨詢電話17792074006,西安捷睿財務工作人員會跟您及時、詳細溝通企業代賬情況,給您合理的報價和辦理方案,詳情還可以咨詢029-85490010!